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求实导师学术沙龙”——德彪西音乐风格的缩影

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1 15:19:09浏览次数:

(通讯员 唐丹2025年3月26日中午,艺术学院Y209教室举办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求实导师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20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的钢琴音乐—德彪西音乐风格的缩影》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硕士研究生导师唐丹副教授主讲。讲座主要选取:衔接德彪西音乐创作成熟时期和晚期24首《前奏曲》中的三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探讨德彪西一生不同时期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并借此抛砖引玉,让大家更多地了解20世纪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革新。

 

本次讲座首先讲述本专题目的及意义,大部分学生在钢琴课程的学习中都是将大量精力花费在专业技能的提高。尽管大学专业课程中可以系统地学习音乐史知识,但想要透彻了解,还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印象派作品来说,它是音乐史学习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印象派时期的作家作品如此之多,讲座通过以《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帆》《焰火》三首代表性的作品的选取,有步骤地让学生学习和了解。

在介绍三首前奏曲不同时期的作品结构中,唐丹老师提到:象征主义、印象画派以及东方音乐是影响德彪西音乐的三大要素,其中《帆》是具有融合三大要素的典型代表作品。贯穿全曲的全音阶片段素材、东方五声音阶运用、无比形象丰富的弱力度层次线条,都是德彪西乐曲风格的鲜明特征。在结构上,更是展现出德彪西创作中期常用的联曲体结构。在音响上,《帆》把不连贯的音乐素材片段及丰富的音色层次作为表达意境的手段,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既具有印象派绘画的可视性、空间性,又带有象征主义诗歌的神秘性。

在作品《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演奏分析中,唐丹老师引用傅聪在钢琴讲学中的观点并强调:“‘要有一定的flexible,开始那个音,要像我们的京剧一样,亮相,要把人吸引住’、‘颜色要丰满一些’、‘长的音符绝对不能缩短’。” 这首作于1910年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全曲贯穿着五声音阶,是一首具有东方音乐特色而兼有浓郁苏格兰风韵的乐曲。演奏时,基调是非常安静且轻柔的,要将演奏神韵与中国的“韵”达到融会贯通。在现场示范演奏技巧后,唐丹老师还邀请学生示范演奏作品。

随着讲座的尾声将近,唐丹老师总结讲座知识点并分析指出:“正是由于德彪西在他的音乐之路上能够不断地批评继承、自我否定与创新追求,才有了后来的印象派音乐发展的天空。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明天的发展。

本次讲座内容十分丰富,生动形象,同学们受益匪浅,对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表示要在今后学习中,不断探索,未来的路就能越走越广阔!

 

 

(审核 梁明明 编辑 石苗苗


上一篇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求实导师学术沙龙”——古筝音乐疗愈与情绪调节
下一篇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求实导师学术沙龙”——不止于美:插画艺术里的自我表现

版权所有: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编:434023     学院办公室:0716-8062583    学生事务办公室:0716-806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