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诗彦)2025年3月20日,在艺术学院人才107教室,举办了一场以《不止于美:插画艺术里的自我表现》为主题的学术沙龙讲座。本次活动由艺术学院副教授王诗彦策划和主持,通过案例解析、作品展示与教学经验分享三个维度,旨在带领学生深入探讨插画艺术的多元表达路径。
一、跨界融合:从商业实践到艺术创新
活动伊始,王诗彦副教授以国民品牌百雀羚的视觉升级为切入点,系统解析了插画在商业包装、品牌叙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对比该品牌近年广告插画的风格演变的差异,直观呈现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的融合路径。在艺术价值探讨环节,教授现场展示了工艺美术运动先驱威廉·莫里斯的经典植物纹样手稿,王教授强调:“对自然形态的深度解构与重构能力,始终是插画创作者的核心素养。”
二、解构与重建:艺术流派的创作启示
讲座中特别设置了现代主义艺术专题单元,通过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创作手稿与商业插画变体作品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形式解构对于当代插画创作的启示。王诗彦教授现场演示了自己的系列作品,从线稿到成品的创作过程中,着重阐释了视觉符号与情感表达的转化机制。“每个色块都是情绪的语言,线条走向暗示着思维的轨迹。”她在创作演示时如是说。
三、教学相长:培育个性化创作基因
最后,王诗彦副教授结合指导学生参赛经验,分享了插画艺术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并针对其进行评论和指导。王教授强调:教学需要注重学生个体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插画设计中追寻自我风格和独创性。
此次学术沙龙吸引视觉传达系全体学子踊跃参与,王诗彦副教授以生动的案例解析与实战经验分享,不仅带领学子们拓宽了插画艺术的认知边界,更启发了他们对个性化表达方式的深度探索。这场思想碰撞既呈现出艺术创作的多元可能,又架设了专业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对话桥梁。
(审核 梁明明 编辑 石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