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求实导师学术沙龙” ——《中国钢琴作品演绎风格探讨》
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2-28 14:05:53浏览次数:
艺术学院音乐系硕士研究生导师白丹副教授于2025年2月22日晚7点在教室Y311举办《中国钢琴作品演绎风格探讨》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探讨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及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对中国钢琴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演奏水平。

中国钢琴音乐从20世纪初的萌芽,到现在已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因此学生在学习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需要充分了解其音乐风格、文化内涵、演奏技巧等。
讲座首先从中国钢琴的发展入手,简要地回顾了中国钢琴发展的历程。随后,深入剖析了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及文化内涵。她指出,中国钢琴作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创作中巧妙运用五声调式、民族和声、戏曲音乐等元素,并注重表现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中国音乐意境,最终体现中华民族性格、时代精神和文化传承。白老师还结合具体作品,如王建中的《百鸟朝凤》、储望华的《翻身的日子》、黎英海的《夕阳箫鼓》等,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同学们对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讲解演奏技巧和诠释方法时,白老师强调,演奏中国钢琴作品要注重触键与音色的变化,模仿民族乐器音色,表现中国音乐的韵味与意境;要把握中国音乐的节奏特点,运用弹性速度表现音乐情感;要合理使用踏板,营造中国音乐的意境氛围。白老师现场示范了部分作品的演奏技巧,并邀请同学们上台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最后,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中国钢琴音乐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白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讲解生动,使在场同学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讲座,不仅加深了对中国钢琴音乐的理解和热爱,更增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