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欧阳尚海)2025年4月15日,艺术学院人才公寓教室内座无虚席,环境设计专业教师欧阳尚海副教授以《城市更新4.0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城市研究》为题展开学术沙龙。讲座以新加坡滨海水体活化、纽约高线公园4.0版本为引,提出“生态修复-数字孪生-社群共治-文化觉醒”四维协同理论。欧阳尚海系统阐释了动态弹性模块、AI辅助决策平台在城市空间更新中的实践路径,更以新加坡浮尔顿酒店、北京798艺术街区为案例,演示如何通过“记忆基因库”将工业遗产转化为触媒城市活力的文化芯片。
研究聚焦破解“千城一面”困境,试图构建兼顾超大城市治理与市井烟火气的更新范式。欧阳尚海强调:“城市更新4.0不是物理空间改造,而是通过算法捕捉人群的情感轨迹,在数字图层重建消失的邻里关系网。”其团队研发的《街道社会温度指数3.0》评价体系,将老城胡同的市井现象,如晾衣绳密度、早餐店热力图转化为数据变量,为文化遗产活化提供量化支撑。
互动环节中,本科生朱安来提出“元宇宙是否会瓦解实体空间更新必要性”的犀利问题,欧阳尚海以东京涩谷XR综合体项目实证两者共生的可能性。
参与学生反馈显示,90%的调研对象认为讲座突破了传统城市更新认知边界。研究生彭飞感叹:“原来街角废弃配电箱也能成为记录社区故事的数字化展板!”环境12201班更将讲座观点转化为毕业设计选题,计划用声光装置重构荆州城墙砖石背后的历史记忆。这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启发的学术碰撞,为探索人本主义导向的未来城市提供了新坐标。
(审核 梁明明 编辑 石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