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莉)2025年4月17日晚7点,艺术学院求实导师学术沙龙《学堂乐歌的外力与内因——兼谈音乐教育的研究价值》在艺术学院Y207会议室举行。由李莉副教授担任主讲人,共同探讨学堂乐歌研究对当今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意义及影响。
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文化现象,伴随新式学堂的兴起而诞生,以集体歌唱为载体,融合中西音乐元素,成为近代音乐教育大众化的开端。其产生与发展既受西方文化输入的外力推动,亦源于本土知识分子的主动选择,是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典型缩影。李莉老师从学堂乐歌入手,以学科史视角、中西音乐教育融合以及音乐教育硕士的核心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学堂乐歌研究对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意义。
从学科史角度,它填补了音乐教育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重要空白;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为解决当代音乐教育中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困境提供了历史镜鉴;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全方位锻炼了历史解释、教育分析及实践创新能力。
学堂乐歌研究不仅是历史的回溯,更是音乐教育学科寻根溯源的钥匙。李莉老师为其构建的“外力-内因-实践”的框架,揭示了音乐教育与社会变革的深层关联,为当代解决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困境、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挖掘学堂乐歌的多元价值,以史为鉴,推动音乐教育在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中持续发展。
(审核 梁明明 编辑 石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