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求实导师学术沙龙”——规范与自由的对话: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平衡之道

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次数:

(通讯员陈赛君)2025年3月3日16时,艺术学院“学术沙龙”系列讲座在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二胡演奏的规范与自由》为主题,由艺术学院音乐系陈赛君副教授主讲,吸引了院内师生及二胡爱好者到场参与,共同探讨传统民乐演奏中的艺术哲学与实践智慧。

讲座伊始,陈赛君老师以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经典演绎为引,提出“规范是传承的基石,自由是艺术的灵魂,二者如何在演奏中实现动态平衡”的核心议题;并从技法、乐谱、情感表达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强调规范并非束缚,而是对传统音乐语言和文化内涵的尊重。通过对《赛马》、《江河水》等经典曲目的谱例分析,生动展示了揉弦、滑音、换把等技法中“规范”的严谨性,同时结合现代二胡作品中的即兴段落,阐释了“自由”对音乐个性的释放作用。

为深化听众理解,陈赛君老师特邀两名学生现场演奏《空山鸟语》与《雪山魂塑》选段,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作品的演绎风格,直观呈现规范与自由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差异。她指出“规范的训练为演奏者提供‘工具箱’,而自由的探索则赋予音乐‘呼吸感’”,这一观点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在问答环节,听众围绕“学院派教学如何兼容个性化发展”、“当代二胡创作中的跨界尝试”等问题展开交流。陈赛君老师结合自身演奏与教学经验,提出“以规范筑基,以自由破界”的艺术理念。

讲座尾声,陈赛君老师总结道:“二胡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规范与自由之间的张力。守正者方能创新,破格者更需敬畏。”她呼吁青年学子在深耕传统技艺的同时,保持开放的艺术视野,为民族音乐注入时代活力。

本次学术沙龙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为艺术学院师生搭建了深度对话的平台,既彰显了二胡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启发了对民乐当代化路径的思考。据悉,艺术学院“学术沙龙”将持续推出系列主题活动,推动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多元碰撞。

(审核 梁明明 编辑 石苗苗)

欢迎关注校友总会公众号

学院办公室:0716-8062583

教学科研办公室:0716-8062551

学生事务办公室:0716-8062550

学院信箱:300414@yangtzeu.edu.cn

地址:(434023)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1号长江大学东校区